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我3岁的儿子被蜱虫咬了,我妈被夸“60秒果断处理”。医生:右_子_蚊_镊。

母婴育儿 2024-06-18 浏览(256) 评论(0)
- N +

大家好,我是奶爸奶豆~

说起夏天,人们自然会想到带有明显季节特征的东西,比如“冰淇淋”、“西瓜”、“调空调”。

但与此同时,随着天气越来越热,也迎来了蚊子的归家时间。

它们蛰伏一年,等待“猎物”进入,好饱餐一顿,为夏天注入一抹鲜红。

当然,有些蚊子只是很吵,很无聊。

还有一些蚊子,没那么简单。他们极具破坏性和攻击性,给父母对孩子的日常照顾带来了新的考验和困难。

这不,后台有个宝妈给我私信了她3岁儿子被扁虱咬的惊险瞬间。

我觉得这位妈妈的处理方法非常科学及时,值得分享给每一位家长。

01. 3岁儿子被蜱虫咬伤

这位母亲说,前几天晚饭后,她带着3岁的儿子去离家不远的公园玩。

但是刚玩了一会儿,孩子突然吵着说后脑勺痒。

天气一天比一天热,周围都是杂草,难免有蚊子,所以一听到孩子说痒,奶奶就会拿出从家里带来的花露水。

但是,这种行为被孩子妈妈的负荷制止了。

她先是打开手机的手电筒,然后慢慢扒开孩子的碎发。仔细一看,她发现孩子后脑勺下有一只黑色的虫子。

展开全文

于是,在场的大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了一跳。

孩子的奶奶更加担心,想用手抓住这只虫子。

好在孩子妈妈还有点常识,赶紧制止说:这是扁虱,拍不到也抓不到。

然后,她拿出了随身携带的“百宝箱”。

这位母亲说,平时带孩子出门,总是采取应急措施,怕孩子摔倒被蚊子咬。

这一次,也不例外。

她先从包里拿出一小瓶酒精,滴在扁虱咬的位置,然后观察扁虱的动作。

可是等了十几秒,发现没有出去的迹象,就从旁边的花上折了两根树枝,做成镊子。我试着稍微拔掉扁虱,但还是没用。

这一次,母亲在路边拦了一辆车,毫不犹豫地带着孩子去了医院。

02.妈妈“60秒果断处理”被称赞,医生:做得对

等到了医院,母亲把事情经过和处理方法告诉了医生。

医生听后,先检查了蜱虫的叮咬程度。

然后我用专业的工具,很快就把扁虱完全取出来了。我还在孩子的伤口上涂了药。

后续需要观察半小时。如果没有什么异常,可以带孩子回家。

在等待的时候,母亲和医生聊了起来,医生忍不住感慨地说她的处理:你果断的处理,前后可能不到60秒,但是你做对了,不然就麻烦了。

首先,母亲没有拍打或抓挠扁虱。

因为蜱虫叮咬皮肤后,会把头埋起来。一旦受到拍打的刺激,不仅会导致蜱虫埋得更深,而且一旦被杀死,还会导致一部分蜱虫滞留在皮肤里。到时候处理起来就更难了,更别提深度感染的风险了。

其次,喷上酒精,试着用“树枝镊子”拔出来。

一般来说,发现蜱虫叮咬皮肤时,用酒精喷洒可以使蜱虫松动。

这就是机会,你可以用镊子试试看能不能拔出来。

当然,如果发现扁虱还咬得很紧,也不要强行拔出。

最后,就是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。

在发现无法清除蜱虫后,这位母亲立即将孩子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,这是非常正确的。

因为蜱虫不同于一般的蚊子,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。

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正确科学的治疗,孩子得到了及时的治疗。

03.蜱虫虽小,正确处理却很重要

之前看到一个视频。

一名2岁男童被蜱虫叮咬,其父母起初以为只是蚊虫叮咬,并未引起重视。

但是,过了几天,孩子的脖子部长出了一个小肉球,这才让孩子赶到医院。

经检查,经过几天的吸血,原本只有米粒大小的蜱虫已经暴涨了几十倍,完全取出来非常困难。

无奈之下,最后只能通过手术直接切除被蜱虫咬到的那部分肉。

可怕的是,当扁虱被取出时,它还活着,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。

所以,蜱虫虽然小,但是危险性极高。

据有关资料显示:

蜱虫是人、家畜和宠物的体外寄生虫,携带着81种病毒性、31种细菌性,以及32种原虫性疾病。

尤其是人在户外时,蜱会依靠前脚的嗅觉器官感受动物的气味,从而盯上自己的“猎物”。

因此,当夏天到来时,人们更频繁地去户外活动。为了自己的健康安全,被蜱虫叮咬后一定要了解解决方法。

我和医院的朋友详细咨询了这个问题。他说,如果被蜱虫叮咬,可以立即用酒精或石蜡进行紧急处理。

具体处理方法如下:

先用酒精或石蜡涂抹在蜱虫叮咬部位周围,让蜱虫“松口”。

第二,试着用镊子夹住扁虱身体和头部的连接处,垂直向上拉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一定不能用手抓、捏、挖、拽,以免刺激到蜱虫,导致咬得更紧、更深。

第三,蜱虫去除后,可以用碘伏和酒精消毒。

但是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,很容易就不管了,一时糊涂。

如果你觉得自己技术不够熟练,或者心理不够强大,那么最好不要贸然采取这些方法,以免给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。

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送医,在医生的专业治疗下,把可能的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。

总之,夏天带孩子出门,无论是露营还是爬山,不仅要做好防护措施,更要向那位珍贵的妈妈学习。最好带上一些应急处理工具做好准备。

当然,一旦孩子出现异样情况,也不能大意。他必须仔细观察,以确保一切正常。

把孩子接回家后,还要检查身上和衣服上是否有蚊虫叮咬的痕迹,以免因粗心大意而耽误治疗。

最后,我也希望每一位家长,在带孩子外出时,一方面要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,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防护工作。

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最大程度上,健康快乐的成长。

标签: